小英教育新思維 挑戰教育之惡

2016-06-14

 

2016-06-08 15:44

「不要以為每件事情,教你的就是對的,都是理所當然的。要有叛逆心,挑戰每一個教你的價值,挑戰每一個你得到的資訊,形成你自己的價值。」

這是哪位「翻轉教師」講的話?

不!這是蔡英文總統對高中生的提醒和期許,也某種程度衝撞了學校及家庭對「教」與「學」的傳統觀點。

臺灣的國家競爭力逐年下滑,僵化且落後於世界脈動的教育,要負很大的責任。新政府上臺後,若不能打破教育僵局、改變教育困境、培育具競爭力的國民,則蔡英文總統「為年輕人打造更好的未來」此一願景,將淪為美麗的空談。

在人事布局上,具備國教背景的潘文忠出任教育部長,顯見新政府非常清楚,臺灣教育當前最重要也最急迫的挑戰在於十二年國教。

新教長扮演政策執行長

其實,新政府的教育理念與藍圖很明確。細讀蔡英文總統去年十二月四日發表的教育政策,對於十二年國教的目標、做法、配套,闡述得相當清楚;因此,任命潘文忠,便是請他扮演好教育政策「執行長」的角色。

既然教長是執行長,真正掌握國家教育哲學、教育方針的,當然還是小英總統以及民進黨智庫。小英總統對臺灣教育之惡(考試領導教學、分數取代價值、排名比志趣重要等等),是否真有深度反思?並有翻轉的決心與能力?

時間回到今年四月,小英總統在一次與高中生對談的場合,對學子說了一番期勉的話,看似閒談,其實饒富深意。

她鼓勵高中生:「要好奇、勇敢、有想像力,還要懂得叛逆。」這些都可理解,都值得鼓勵。但是,叛逆?十之八九的師長不會認為叛逆是好的,為什麼小英總統「期許」高中生叛逆呢?

因為,「不要以為每件事情,教你的就是對的,都是理所當然的。要有叛逆心,挑戰每一個教你的價值,挑戰每一個你得到的資訊,形成你自己的價值。」

 

新思維真能戰勝教育之惡?

 

不僅如此,蔡英文還呼籲高中生,打破四個迷思:一、認為十八歲還很年輕,還不用為自己承擔責任。二、念完高中一定要接著念大學。三、認為自己專心念書就好,不管外面社會發生什麼事。四、只想做一個很有學問的人,殊不知會不會解決問題才重要。

這些話語看似輕鬆對談,其實句句一語中的,直指臺灣的教育積弊,更是釋放訊息,描繪未來高中教育的風景。

小英總統也提到十二年國教,她指出,未來高中生可以主導自己的學程,高中職畢業後可以承擔責任;教育的場域不只是在教室,無論高中或高職都必須學習生活技能。

上述談話,代表小英的教育價值觀,也清楚勾勒她對年輕世代的人格發展、學習態度的期許。而關於十二年國教的談話,更明白指出高中教育現場即將發生的最大變革:教育不再是政府、學校規定學生學什麼、怎麼學,選擇權會回到學生手上。未來也不應該再讓分數來代表一個人的能力與價值。

過去到現在的教育,跟不上世界脈動,遇到反彈便妥協。未來的教育,是否真能破除種種教育之惡呢?特別的是,這一次與難纏的教育之惡對戰的,是有史以來第一位不具家長身分的單身總統,以及第一位國教背景見長的教育部長。一O七教改的挑戰與檢驗,已經開始。

Copyright © 2012 友欣數位學苑 All rights reserved
TEL: 0800-711-988 E-MAIL: service@easy100.com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