寫作技巧/國中寫作最常出題型

2016-05-04

 2016-05-03 14:48

去年國中會考作文題目為「捨不得」,與以往的寫作題型類似,著重在描寫個人生活經驗與感受,對大部分考生來說不難發揮,但拿到滿級分的人數卻僅有1.28%!為什麼?在說明之前,我們先來看看歷屆基測、會考的寫作題目。

 

 

 

臨場取材

 

不落俗套 在大型比賽中,誰的取材不落俗套,誰便占得先機。同樣的道理,在會考作文的比試中,取材是否獨特、新鮮、具代表性,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我們出線的機會。

 

回顧去年與102年的考題──「捨不得」和「來不及」,考生取材內容皆爆爺爺、奶奶死亡潮,比例之高令閱卷召集人、淡江大學中文系榮譽教授曾昭旭也不禁感慨:有些文章看起來像虛構,「消費爺爺奶奶」。即便有數學專家計算「高達68%的考生是真的有與爺爺奶奶分離的經驗」,也不能因此認定「捨不得與爺爺奶奶分離」是最佳取材,一是因為書寫相同素材的文章太多了,要在同中求變求勝,難度更高;二是因為想要感動人心,必須真情流露。過往鮮少有機會與爺爺奶奶相處的考生,還是別開蹊徑,捨棄「生離死別」的煽情老路,文章才會更有看頭。

 

圖片來源/Karolina Grabowska

 

三種體裁 靈活運用

 

國中寫作測驗最常出現的題型,不外乎:

偏向記敘抒情:「夏天最棒的享受」、「我曾那樣追尋」。

考驗論理能力:「體諒別人的辛勞」、「當我和別人意見不同的時候」。

其中又以「偏向記敘兼抒情」的文題最常見,這無疑是同學們平時最常練習的題型,但若僅以記敘兼抒情的筆法挑戰去年的題目「捨不得」,則易產生缺乏深度,或情感氾濫的問題。

 

回頭細究,可以進一步覺察近幾年的考試題型已逐漸從純記敘、抒情文,轉向兼有論說的題材,因此建議在遇到此類題目時,可嘗試於文末結合議論的筆法,在抒發情感之後加入哲思以闡釋題旨,運用「記敘-抒情-說理」的架構布局,方能開拓思維,讓文章的立意更高人一籌。

 

(聯合報寫作教室教師/吳玫香撰寫)

Copyright © 2012 友欣數位學苑 All rights reserved
TEL: 0800-711-988 E-MAIL: service@easy100.com.tw